日语听力训练

  • A+

发布时间:2019-08-08 10:36:36

日语听力训练.怎么提高日语听力?如题!有了解的吗?

日语听力训练


  首先就是坚持
  其实说方法很简单,但是真正能坚持下去方法才会有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绝对不行的。所以如果大家首先没有坚持下去的思想准备,那么下面的方法还是没多大的作用的。
  其次是听的工具
  一般来说我比较推荐复读机,因为它可以不停的复读,当然mp3也是可以的,只是它的复读个人觉得比较麻烦,复读机还有个好处是可以很方便的录下自己的发音,自己听听看自己的发音怎么样。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能听的资料
  听的资料很丰富,对于零起点的同学来说,可以先听自己所使用的那套教材的录音,因为这样既可以帮助记忆单词和熟悉课文,也可以练习听力。在预习新课文的时候就可以一遍一遍的听单词,然后跟着模仿发音,千万不要直接就自己照音调来发音,那样的效果没有先听然后模仿的好。然后先裸听课文,裸听的意思就是不看课本,根据自己听到的模仿复述,重复听直到能够完整复述出来,千万不要因为开始听不懂就看课文,这样对听力的训练效果不大。然后再看课文,这个时候印象就特别深刻了,再边听边看边跟着复述,让眼,耳,口都动起来。
  然后就是可以看一些动漫或日剧
  日语的动漫故事情节都很有趣,而且因为它有部分观众是小孩子所以语言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而日剧的话,如果你有比较喜欢的日本明星或者想了解日本人的生活习俗等等的话日剧是个不错的选择。看动漫或动漫的时候可以挑选比较经典和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来看,因为需要重复看。第一遍
先结合字幕来看,边看字幕边听日语,如果听到一句自己能听懂的句子会很兴奋的,也会提高日语学习的兴趣。第二遍开始可以放字幕,但是自己尽量不要看字幕,
尽量先听,如果不懂了再看看字幕,这样两者结合能够提高听的效果。之后第三遍开始不要放字幕,完全就这样听,结合画面以及之前两遍的印象,这个阶段有点痛
苦,但是对日语听力的提高很关键,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坚持。到第四遍开始可以跟着复述了,还可以模仿里面的音调和语气,就像cosplay里的配音,还可以
把经典的台词背下来,这样对口语也是一种提高。我刚开始学习日语的时候,就把《东京爱情故事》看了八遍,对自己的日语学习特别是听力的提高有了很大的帮助。


 

1、找一段有准确文本的录音。

用于对照自己哪里听错了、听漏了。

文本难度最好略高于自己的水平。准备考N1就以N1听力真题为训练内容,准备考N2就以N2听力真题为训练内容。不考试,可以用自己正在学的教材(没学过部分)。也可以用NHK新闻素材(有文本)、或者其他的有声读物、日剧(有日文字幕)。

2、以句子为单位听写。

听写过程中,不能听一个词就按暂停。这样不能训练到短时记忆能力,也不利于训练对上述各种语言现象(音调、长音、无声化、连读等)的掌握。

一句话一遍听不懂,就反复听。直到自己的极限,无论如何也听不出来了。这个极限不能太低,听20遍就说自己不行的都是妄自菲薄,或者胸无大志。

听的遍数多了,也就能听出其中奥妙了。有些句子虽然听不懂意思,但是能 听出来每一个假名 就可以了。不懂意思是因为词汇量不够,或是语法知识不足。听出发音才是听力训练的真正目的所在。可以先写下自己听出来的部分,再在重复听的过程中,不断补充。

当然,如果句子太长,也可以分成短句听写。

3、听写完一段之后,和文本对照。

把听漏听错的地方,用红笔修改。一般5分钟左右的文章,都会分出段落。每一个段落都是一个分主题。以段落为单位听写,有利于训练逻辑理解能力。

4、对照之后,重听错漏的地方。

5、查字典,查不懂的单词和语法,理解文章意思。

6、全篇听写完之后重听。对照着被修改的乱七八糟的听写笔记,从头至尾再听录音。可以1遍,可以5遍。重点听错漏的地方。

7、放下笔记,听全篇。遇到听不懂、跟不上的地方,再回到(6),对着听写笔记重点听。

拓展资料

一、以N1为例来总结一下听力考试的题型。

1、 考试时长:1小时

2、 考试顺序:在语言知识(词汇、语法)阅读之后。因为经过了两个小时的高强度答题,考生这时已经累得头晕眼花了。如何在疲劳状态下答出好的成绩,真是难上加难。

3、 题目数量:共五道题。具体如下:

1)问题 1、共 6 道小题。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问题会在对话之前、之后各说一遍。所以要先听懂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听对话,排除干扰选项。

2)问题 2、共 7 道小题。听对话,选择正确答案。

问题会在对话之前、之后各说一遍。所以先听懂问题,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读选项(考试给了读选项的时间)。然后听录音作答。

问题2结束之后,会有30秒的休息时间,有轻快的音乐可以听。

休息时间一定要高效利用,别纠结之前的题。纠结也完全于事无补,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可以做几个深呼吸,伸伸懒腰,揉揉肩颈、揉揉眼睛。不要小看30秒的时间,如果利用好的话,会让你瞬间满血复活,耳聪目明。

3)问题 3、共 6 道小题。与前两题不同,试卷上没有任何提示信息。无论是问题还是选项都要自己听。稍有走神就会让你瞬间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心理素质不好者,犹如坠入无间地狱,痛不欲生。

不过也正因为所有信息都要靠听来获取,所以听力内容的难度并不高。而且录音时间大多在15~25秒左右,不太长。只要放松心情,基本都能准确作答。

录音顺序:情景介绍→听力正文→问题→选项1234

4)问题 4、共 14 小题。同样,试卷上没有任何提示信息。形式为听句子,选择合适的下文(对话)。

录音顺序:一句话→选项123

5)问题 5、共 4 个小题。对话较长,一定要作笔记。

其中第1和第2题为单独题。试卷上没有任何提示信息。

录音顺序:情景介绍→对话→问题→选项1234

第3题和第4题是同一对话下的两个问题。试卷上有选项。

录音顺序:一段文章→对话→两个问题

二 、听力考的是什么

(1)短时记忆能力。

(2)对文章逻辑的理解能力。

练习听力,有三种方法:

操作难度由易而难排序为:泛听→精听→听写

训练循序由先而后排序为:听写→精听→泛听

按照难易程度介绍三种练习方法。然后着重讲如何做听写练习。

1、 泛听。就是广泛地听,同时也往往被做成了泛泛地听而效果不明显。

人们常说的学外语要有语言环境,整日常年浸泡其中自然就听懂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让外语成为生活背景音的说法。也是这个道理。

再者,泛听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词汇量、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积累,否则就真的只是听热闹了。

2、 精听。就是仔细地听,要听句子和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精听需要作笔记,但不是逐字写出来,而是写出重要信息。有点像做口译笔记,听完之后看着自己的笔记,可以复述出所听内容的梗概。

这样的练习做多了,就可以提高对文章逻辑的理解能力。有了理解能力,再听文章或者对话时,就具备了对下文的预测能力。这种预测能力不可小觑,其实它存在于我们生活里所有的听、读、看之中。

这也就是开篇提到的应试技巧的作用所在。什么都了如指掌了,那么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有预测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哪怕是预测错了,也可以及时更正,总比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要好得多。

3、 听写。就是听完一句话、一字不差地写下来。

这个练习的难度最大,但是也是最有效果的。

难度大到什么程度,一段5分钟的录音,全程听写下来要3~5个小时。听写所用时间长短,取决于你的日语水平。

效果好到什么程度,第一层次,5分钟的录音前半程,可能需要3个小时,后半程会缩短到1个小时左右。也就是效率会翻倍。当然,主要原因不是你的听力真的突飞猛进了。而是因为:

对这段话的主题和相关信息有了了解,对相关词语有了暂时的词汇储备,适应了这个语速和表达方式,听力就暂时提高了。

第二层次,完成一段文章听写之后,再听第二段时会发现专注力、进入听力内容的时间要比第一次听写快了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层次,如此连续做10篇听写(以1篇文章5个小时计算,总耗时50小时),保证听力考试至少能提高20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第一,可以训练对声音的敏感度。因为是逐字听写,所以每一个假名的发音,包括音调、长音、无声化、连读等都能得到重复训练。

第二,可以训练短时记忆。让你在答题时依然记忆清晰。

第三,可以训练专注力。让你不分神。

 


不要突击听真题,我的日语老师建议说听真题没有多大用,主要还是靠平时积累,日剧和NHK新闻是最好的材料,我听日剧的时候都是看的人人双语字幕版,看的时候用纸把字幕遮起来,这样从头看到尾,一部日剧坚持反复看3-4遍,然后自己在电脑上把对话听写出来。看3-4部日剧,难度由易到难。再准备个短波收音机,晚上10点的NHK journal听一个小时,之后晚上11点的20分钟新闻,考前2个月的时候复习N1听力关键字及真题就行了


考几级不重要。 听力需要瞬间注意力和判断能力。
1-不要以做题目的姿态练习听力。
2-听一整段的迅速把听不懂的部分,写下来,如果有整段都听不懂的现象的话,就把它断成一个词一个词写下来,之后查字典确认意思。
3-反复听,已经确认过词汇及表达方式的听力整段,不断反复熟读。

慢慢把自己最大限度能复述下来的部分变成就可以了。

4- 听真题或模拟题是提高了听的能力之后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