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机构网 学习杂谈 高邮战役:日本投降后的抗战最后一役

高邮战役:日本投降后的抗战最后一役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2015年之前,即便在很多老高邮人记忆中,高邮战役依然是个模糊的概念。倒是“洪部”这个地名因为口口相传沿袭下来,老城区居民都知道,这里是日军占领高邮时指挥部所在地。

高邮战役:日本投降后的抗战最后一役

“高邮人大多知道‘洪部’,但这个词意思很少有人深究。我考证过,‘洪部’这个发音在日语中就是本部司令部,应该是当时老百姓常听日军这么说,于是也就沿用了。”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主管周越告诉记者,高邮战役为市民熟知始于2015年,恰逢战役胜利70周年,一系列纪念活动让很多人感知到这场战役的重大意义,同年,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布展完成,对高邮战役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史料逐渐堆砌起一个共识,高邮战役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是我国抗战史和党史的重要一页。

高邮战役:日本投降后的抗战最后一役

烟花三月,春和景明,高邮 “湖上花海”盛放的千亩油菜花成为十万游客踏青打卡的“网红地”。而在几公里之外的老城,三月里同样有十万观众踏访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坐在记者面前,周越喉咙沙哑,整整一个月 , 馆里四个讲解员都没有休息过。 “最远的是从山东过来,周边城市的访客居多。和淮海战役纪念馆,周恩来纪念馆这些传统红色教育基地相比,我们比较新,但抗日战争最后一役的断代感驱使很多人亲身前来感知那段胜利的历史。”

高邮战役:日本投降后的抗战最后一役

昔日的“洪部”已经化身为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的主体展馆,而这里所记录的恰恰是在1945年12月19日至12月26日这七天里,这场高邮战役的全景。

高邮战役:日本投降后的抗战最后一役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华中敌占区被中国抗日军民相继收复。但盘踞在江苏高邮、邵伯一带的日伪军,在国民党顽固派的指使下,依靠坚固的防御工事,拒绝向新四军缴械投降。新四军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决定集中15个团兵力,向驻高邮日伪军发起攻坚战。

12月19日夜7时,新四军在南北40公里、东西20公里的战场上同时发起攻势。粟裕亲到一线指挥作战。第七纵队从北、东、西三面发起猛攻,战至20日中午,除东门的净土寺塔外,高邮城外围据点均被清除。21日,新四军攻克了邵伯等日伪据点,切断了高邮城日伪军的退路,在邵伯、丁沟一线构成对扬州、泰州国民党顽固派的防线,并为打援准备了良好的战场。22日清晨,粟裕来到高邮城外东北角的村子,与八纵司令员陶勇一同勘察了高邮城外地形,进一步作了详细的作战部署。

在高邮外围据点被清除后,新四军一面积极做好攻城准备,一面大力开展政治攻势,采用话筒喊话、放日本歌曲、挂劝降标语、用风筝和迫击炮发放传单等方法,特别是敌工部、“日本反战同盟”“朝鲜独立同盟”的几十位同志来到前线,用日语劝降,高声宣读日本天皇投降诏书,播放日本人民十分熟悉的《思乡曲》……

广播两天后,两名日本士兵以出城修铁丝网为名,偷偷向新四军投诚。他们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日军内部十分混乱,士兵们和部分军官认为再流血已无意义,但部分指挥官仍要执行上级命令,不向新四军投降。

此刻,粟裕决定,向高邮发起总攻。 “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天空,不住地下着雨;我们的任务,是要从高邮城西北角突上城墙。”70年前,甄为民凭着“第壹号”的战地记者证兼通行证,随同主攻部队主攻连攀云梯登上子弹纷飞的高邮西北城墙,并在事后写下这段《突破西城头》的开头。

自1939年日军侵占高邮之后,连年加修工事。到1945年时,高邮已有高9米、厚7米的城墙。在城墙上筑有永久性机枪掩体14个,转弯处和城墙上驻有两层或三层大碉堡8个,城垛之间均筑有射击掩体。

城西北方向,担任攻城突击队的“老虎团”第七团,用老百姓送来的被胎裹着方桌制成“土坦克”作掩护,越过开阔地,强渡护城河、架云梯,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不少战士眼看就要爬到城头,突然敌军将许多钩镰枪伸出来,这种特制的城防武器能刺能推,还能钩。爬在十来米高的云梯上,摇摇摆摆,只要推一下就会摔下来。为了克敌,战士们趁敌人的钩镰枪还未戳到云梯,就先将手榴弹扔上城头,趁着硝烟弥漫的刹那间,迅速跃上城头。

随着攻城战、巷战的展开,一时间,只听得枪声、格斗声、喊杀声响彻云霄。至12月26日凌晨,日军城防司令部被攻破。据统计,此役共歼灭日军1100余人,歼灭伪军约5000余人,缴获大小炮种61门、掷弹筒约30个、轻重机枪145挺及步枪等4308支。

1945年12月26日凌晨,伴随日军大佐岩崎学将日军花名册和军械、军需登记册呈交给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韩念龙,自1939年起被日军侵占的高邮城迎来解放。抗战最后一役纪念馆在当年的相同位置用蜡像重现了受降的场景。当时,粟裕司令员和随从就挤在新四军士兵之中,从头到尾观看了受降全过程后,一声不响地微笑着悄然离开。

为何高邮战役会被认定为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役?近年来,随着历史资料的挖掘整理,诸多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虽然当时日本已经宣布投降,但从作战对象看,高邮战役消灭的是拒不投降的日伪军;其次,从作战时间看,它处于抗日战争向国内革命战争的过渡期,并在国共停战协定生效(1946年1月)以前;从作战的规模和过程看,后来的陇海线以及山东等地的作战和受降,均不能与之相比。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李忠杰等分析认为,高邮战役不是随机的,也不是地方部队的举动。“这一战役是在粟裕同志组织下精心谋划的,是陈毅同 意的,是中央军委批准的一个战役,是党和军队的战略行动,其意义十分重大。”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源

声明:本站内容源于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https://www.hnrmb.com/post/62534.html

作者: 日语机构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