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机构网 学习杂谈 神奇的日本外来语由来

神奇的日本外来语由来

神奇的日本外来语由来

在我们日常的对话中,会出现非常多的外来语,对吧?

其中有很多大家都认为是地道的日语,但其实是外来语的单词。

这次,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日语中那些意想不到的外来语!

外来语是什么?

“外来语”是指别国的语言传到日本后,转换成和日语一样使用的单词。

约8成的外来语是英语,而且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德语、荷兰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西方国家的语言占外来语的95%以上,所以也被称为“洋语”。

广义上“汉语”也包含在外来语中,但一般来说“外来语”指的是来自西方国家的语言,所以区别于“汉语”。

这并不是说“汉语”没有作为“外来语”的资格,只是作为用语进行了区分。

“汉语”是在较早的古代从中国传来的语言,是“中文”的别称。

日语中意想不到的外来语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日语中那些意想不到的外来语吧!

●盐渍鲑鱼子

来源于俄语“ikra”,有“鱼卵”和“小颗粒物”的意思。

●杂烩粥

据说这个词来源于西班牙语“olla”,有炖菜和深锅的意思。

但是,来源于西班牙语的说法只是民间传闻,也有说法认为其由来是宫女隐语(女性用语)。

所谓“宫女隐语”,是室町 侍奉在宫中的女性们开始使用的高雅且又礼貌的语言,因为煮杂烩粥的声音听起来像“じやじや(沸腾时的拟声词)”,所以加上前缀“お”表示尊重,以此来称作“おじや(杂烩粥)”。

●背;依靠别人

来源于葡萄牙语“ombro”,有肩膀的意思。

●假小子;疯丫头

来源于荷兰语“ontembaar”,有“无法驯服”、“管不了”、“难以相处”等意思。

●雨衣

来源于葡萄牙语“capa”,是16世纪左右到日本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所穿的没有袖子、下摆很宽的衣服。

传到日本后,因为衣服质地厚且有防寒性,所以作为雨具被使用,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加上了袖子,变成了现在的雨衣。

“合羽”这个汉字是从江户 开始使用的假借字。

●喷壶

在葡萄牙语中,“jorro”是“有把手的水瓶”的意思。

●画廊(がろう・ぎゃらりー)

来源于英语“gallery”,意思是美术品的展览会和回廊。

但是,也有说法认为,在“gallery”流传之前,“画廊”一词在日本就已经出现了,也有人说只是 “ぎゃらりー”、“がれりー”的发音和“がろう”的发音偶尔很相似而已。

●纸牌

来源于葡萄牙语“carta”,有信件和卡片的意思。

据说是和1543年枪炮传入的同一时期从葡萄牙传入的,但是纸牌游戏早在和葡萄牙开始来往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瓦

来源于梵语“kapala”,有头盖骨、盘子、盆钵等的意思。

但是,也有来源于龟壳的古语(古日本使用的词语)——“加宇良(こおら)”的说法,或是由“屋顶的皮”的“かわ”演变成“かわら”的说法等等,众说纷纭。

●捐款

来源于俄语“kampaniya”,除了表示政治活动和斗争、引领大众的意思之外,还有“促进大众活动和运动”、“为此募集捐款”的意思,在日本主要用于“募集资金”的意思。

●金平糖

来源于葡萄牙语“confeito”,有“点心”和“糖果”的意思。

据说1569年,基督教的一位传教士向织田信长进献的物品中就有金平糖,最初都是白色的,像现在一样表面凹凸不平,近似球形,传入后经过日本人的改良,逐渐变成现在的形状,颜色也变得五彩缤纷。

虽然在当时金平糖是高级点心,但到了江户 (1603年~1868年)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上金平糖了。

●偷懒;旷工

来源于法语“sabotage(サボタージュ)”,有破坏行为、妨碍行为、劳动争议中劳动者破坏生产设备的行为等意思。

“sabotage”的语源是“sabot(サボ)”,有木屐的意思,用木屐踢坏机器,就不用工作了(怠工,消极工作)。

英语中也有“sabotage”这个词,表示“蓄意破坏”或“故意妨碍”。

●襦袢

襦袢是指一种穿在和服里面的内衣。

来源于葡萄牙语“Jibao”,有内衣、衬衣等贴身衣物的意思,据说是从江户 中期开始使用的词语。

●西服

“背広”的语源众说纷纭,不过认为它是外来语的说法比较有力。

有人说它是由表示“市民服”的英语“civil clothes”变化而来的,也有人说它是由西服的发祥地——英国的一条专卖高级绅士服装的商店街“Savile row”的名称变化而来的,也有认为它是由表示“绅士服装使用的优质羊毛”的单词“Cheviot”变化而来的。

●裤子

来源于法语“jupom”,指的是衬裙。

衬裙是作为内衣穿在裙子内的一种裙装,是为了防止腿从裙子内透出来,有美化裙装轮廓的效果。

但是,因为衬裙和裤子的形状、穿着目的完全不同,所以也有说法认为它的由来不是“jupom”,而是因为穿进裤子时会有“砰的一声”,于是在日本幕府末期被命名为“ズボン”。

●香烟 (烟草)

来源于葡萄牙语或西班牙语中的“tabaco”。

tabaco是茄科烟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烟草原料的植物名称。

●天妇罗

来源于葡萄牙语“tempero”,有“烹调”和“调味”的意思。

另外,也有说法认为它是来源于西班牙语“templo”,有“天上之日”的意思。在天上之日里,禁止吃禽类的肉,所以变成了吃炸鱼肉的日子。

●休息日

来源于荷兰语“zondag(ゾンターク)”,有星期日的意思。

“どんたく”这个词据说是明治初期开始使用的,在“星期”这个词还没有普及的日本,不是“星期日”而是“休息日”的意思。

然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休息日的庆典”的意思。

虽然现在还保留着“博多どんたく”这个节日名称,但是几乎没有“どんたく=休息日或者休息日庆典”的概念了。

●半休日

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死语(不再被使用的词),“半ドン”指的是上午工作或课程结束后,下午的半天休息。

在过去,也就是在实行双休日之前,星期六是有工作和课程的,通常是半天。

“半ドン”的由来和“どんたく”一样,是荷兰语中星期日的意思,即“zondag(ゾンターク)”。

在日本,どんたく是休息日的意思,但因为只有半天休息,所以变成了“半分どんたく”,后来简称为“半ドン”。

●方形寿司

来源于葡萄牙语“bateria”,有“小船”的意思。

明治 (1868年~1912年),在大阪的寿司店为了将鮗鱼片(所属于鲱形目鲱科的鱼类)作为寿司的材料,制作了鱼形的模具,然后放入鮗鱼片和醋饭,做成押寿司。

当时的大阪,停泊在海上的外国船只会用小船来运送物资,所以老百姓们也都知道“バッテーラ”这个词,而客人们在看到押寿司后,就会联想到“这不就是小船的样子嘛“,因此得名。

之后,由于鮗鱼的价格上涨,人们开始使用比较便宜的青花鱼,现在“バッテラ”一般指的是用青花鱼做的押寿司。

一般被称为“バッテラ”,正确的说法是“バッテーラ”,现在也有店名叫“バッテーラ”的。

●簿记

来源于英语“bookkeeping”,明治6年(1873年)西洋式簿记传入日本,据说福泽谕吉在将美国的簿记教科书翻译成日语时,将其翻译成了“簿记”。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将“帐簿记录”简称为“簿记”。

●柚子醋

来源于荷兰语“pons”,是柑橘类果汁的意思。

原本“pons”的语源是印度语中表示“五个”的“panc”,也有混合五种东西的意思,据说当时传入日本后是指开胃酒。

江户 (1603年~1868年),在长崎县出岛的一家荷兰商馆,“pons”是作为开胃酒以及缓解夏日暑热的饮品,为了迎合日本人的口味,味道上略作调制,将其作为药用,以“ポンス(橙汁)”和“ポンスシロップ(橙汁糖浆)”为名出售。

然后,在“ポンス”中加入“醋酸”,调整味道、提高其保存性,就变成了“ポン酢(柚子醋)”,在日本作为调味料被广泛使用。

因为“柚子醋”含有柑橘类的果汁,所以很多人认为“ポン=ポンカン(椪柑)”,但实际 它并没有多大关系,“ポンカン”的“ポン”来源于原产地印度的地名“poona”。

此外,爱媛县的“ポンジュース”的“ポン”是“日本(にっぽん)”的“ポン”,据说是希望成为日本第一品牌的果汁,所以这个也和“ポン酢”无关。

●从小到大,从头到尾;各种各样,参差不齐

“ピンからキリまで”的“ピン”和“キリ”哪个在前?ピン芸人(单口相声演员)・ピンハネ(克扣)的意思是什么?

因为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太常见了,所以也会不禁感叹道“诶?这是外来语吗?!”

不仅是发音,意思也可以直接作为日语使用,也有像“瓦”一样,意思完全不同的词语。

语言会随着 的发展而变化,也会产生新的词汇,所以在将来外来语可能也会不断增加吧!

声明:本站内容源于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https://www.hnrmb.com/post/65839.html

作者: 日语机构网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